大数据 > 正文
人工智能网热度:

央地大手笔推汽车消费新政 限购政策有适当松绑可能性

疫情之下如何稳经济?发掘和刺激消费潜力成为重要措施,而刺激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又成为重要发力点。

最近,从中央各部委到地方政府,都纷纷出台措施刺激汽车消费、稳定市场,包括购车补贴、推进汽车更新换代、增加汽车号牌限额等。

部委出手稳市场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一系列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要促进机动车报废更新,加快出台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严格执行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完善农机报废更新实施指导意见。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

在各地汽车普及率都比较高的情况下,近两年,汽车销量连续下滑。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短期内对汽车行业的冲击也很大。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2020年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5.2万台,同比2019年2月下降78.5%。

对于低迷的汽车市场,工信部在2月24日印发的《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中就已指出,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除了相关部委外,一些汽车协会也在向有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2月销量下滑主要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企业生产水平较低,同时消费需求受到了严重抑制。

中汽协预计,疫情将对汽车业一季度运行影响巨大。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一季度产销下滑在45%左右,上半年产销下滑将在25%左右。

如何激发汽车消费?中汽协提出“稳增长、促消费”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加快推进包括湖北地区企业的复工复产;保障用工,提高物流效率;调整“双积分”考核、延缓“国六”达标车型等积极减负政策;优化并延续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力发展新能源车产业,以及尽快出台激发消费潜力系列政策等。

汽车销售市场业内人士尚筇对第一财经分析,疫情对汽车市场的整体冲击很大。不过对于汽车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来说,影响各有不同。对汽车厂商来说,春节后没有复工,没有产能,库存指数也不高。相对来说,车厂底子比较雄厚,可以承受,当然汽车企业职工的收入会受到影响。但相比之下,疫情对于经销商的冲击会更大,流通端的抗击打能力要弱很多,此次将承受相当大的冲击。

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鼓励汽车消费的举措。

早在2月17日,佛山市就发布了《佛山市促进汽车市场消费升级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自3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为一年的鼓励性汽车消费补贴政策,成为了疫情开始后首个出台刺激汽车消费补贴政策的城市。

广州市日前印发的《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若干措施》也提出要提振汽车消费。针对疫情期间市民自驾通勤的需求,加快推进落实2019年6月明确的新增10万个中小客车指标额度工作,并视情况研究推出新增指标。

同时,2020年3月至12月底,广州将按照鼓励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原则,在使用环节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推进汽车更新换代,对置换或报废二手车的消费者,在该市注册登记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国六”标准新车,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

与此同时,《实施意见》还提出,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这条政策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限购政策面临适当松绑的可能性,包括上海、北京、天津、杭州等限牌政策城市,如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落实,值得期待。

汽车消费有可能迎来小高峰

尚筇分析,由于2月份的销量已经这么低了,接下来因疫情而受抑制的需求肯定会释放,尤其是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汽车消费预计将会出现一个小波峰。但是回暖力度会有多大仍不好说,因为汽车属于大件消费品,消费的意愿受到收入水平和预期的影响比较大。在疫情冲击下,很多行业都受到冲击,收入也受到较大影响,这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意愿。

另一方面,对汽车行业来说,汽车销售的增长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普及率。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民用汽车普及率低的10个省份中,南方省份占8个,湖南、江西和广西位列倒数后三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北方平原更多,城市面积大,公共交通相对没有南方城市便利,选择自驾出行的比例高。相比之下,南方很多地方城市结构相对更为紧凑,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系统更为便利,乘坐公共交通系统出行的比例更高。

不过此次疫情之后,出于疫情防控考虑,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有所降低,而开车出行的比例提升,或将激发出汽车消费的潜力。【责任编辑/林羽】

来源:第一财经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dcwlcm666;合作及投稿请联系:1519329887@qq.com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