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个供应链是最复杂的?生鲜冷链是最复杂的,第一个是非标,短包,第二个是易耗损。
易果是最早的一家生鲜电商,在2005年成立,但是它几个大的里程碑是2013年阿里投资它,成为阿里的生鲜电商。大家以前知道毛超的运营是易果在做的,到了2015年变的越来越重要了,后来搭建了自己的物流体系是安鲜达。然后2016年成立了云象供应链,通过上游的渠道获取,整个发展历程,上下,C端,线上,到物流的价值链是在延伸的,2017年形成了自己的集团。
这个是大致的介绍,集团下面分三个板块,一个是C端线下渠道,最大的是当时运营的毛超,我们上游分两个,一个是上游采购,还有一个是B端渠道,大B小B,大B是连锁餐饮,商超了我们跟他们进行紧密的合作,我们是以新零售为渠道,安鲜达(物流体系)为基础,以云象(供应链)为核心,构成我们的平台。
我们的规划分三个阶段发展,第一阶段做垂直供应链。从C端下游端到中游的仓库物流,形成自己的整个能力跟相应的合作伙伴进行赋能,最后平台整合所有资源,这个是三步走的战略。
2电商行业是快速发展的,一般是从下面往上面走的,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很难形成集体的集团作战的效应的。第二个是业务无法连接,我们集团下面有三个业务板块,以前集团和业务板块没有任何部门衔接的,集团很难人大的BU战略进行衔接,这个是很大的问题。第三个是业务不匹配。
我的部门在我来之前,是没有的。这是新成立的部门,我叫总裁办战略运营和转型中心。
怎么把战略和业务进行衔接,形成有效的机制,然后变革?我发现易果的运行很多基础没有打好,通过一系列的变革举措,使我们的能力得到提升,所以是变革中心。这里有几个大的举措,第一个是规划,第二个是解码。
我们做了比较大的项目,主数据管理,ITSP,最后是产销协同。
首先要做战略,战略清楚之后再做下去,战略清楚再打基础,把IT跟战略业务连接起来,最后怎么把战略运营跟下游和上游进行有机衔接,我们部门做的举措,根据这个逻辑来的。
这张图把整个供应链和价值链放在这里面去了。经常听到很多端到端的供应链,但是我们知道一般是从这个端到那个端,更重要的是从战略,战术,这个端比那个端更重要,战略跟业务模式不匹配,下面做的再好,效率不高。
我们是阿里系的,我们的IT发展是基于阿里的模式来的,但是阿里是一个平台,平台是一个轻资产,整合资源的机制。
易果是垂直供应链的模式,这是有很大区别的。垂直供应链是端到端的,是重资产的模式。当时IT按照阿里的模式来,造成了整个IT构建,所有的模式不符合我们的战略。
前面提到一系列问题就是公司的战略和业务模式不匹配,后面一系列的模式和我们的供应链计划都不匹配。
大家知道做IT,信息化,一般来说平台是没有成熟解决方案的,一般都是靠大量人员的开发,自己开发一套符合自己的东西的。阿里有它的一套平台,腾讯有它的平台都是自己开发的,但是垂直供应链不是这样的。垂直供应链有很多东西,是有成熟解决方案的。
我进去发现易果的IT有400多个人,但是没有任何的沉淀,我们的设计是自下而上的,业务提出需求,产品经理就满足他这一块的需求,另外的业务提出了另外的需求,他不是从整体的战略模式看,而是看满足具体需求,设计好了之后再搭建起来,这个是理想的做法,但是从0到1,这个就不是合理的设计。虽然系统很多,但是都不是贯通的,标准不一样,这样使整个沟通效率变得低下,信息特别多,系统这么多,人员这么多,但是透明度是非常差的。
3我的组织,一个是运营管理,流程管理,项目管理,这些是核心部门,统一进行管理,不是下放到每个BU层面。每个BU有自己的诉求,每个BU之间有矛盾,必须在这个层面统一去看,哪种模式是最符合集团战略的,就统一进行管理。
第二个是现在有很多高科技的东西,物联网了,大数据了,不是最好的就是会合适你的,一定看你的企业处在你的状况,我的企业要打的是基础的,因为我们是供应链,不是平台,度量衡要统一的,整个跨集团的,才能协同。计划市场,计划是拉进去拉出,第一个做的是主数据管理,把关键的主数据把它上传。第二个是SAP,当时在易果只有财报,财报是管结果的,管报是管过程的,你真正要做到精细化管理的话你必须要管过程,而且这个一定要细,所以我们SAP实现的是财务一体化。
第二个做的业务线上化,现在说什么是数字化,所有的线下,因为我们就是一个系统,但是很多系统之间的不兼容,很多是手工在传递数据,中间存在很大的误差和数据没有沉淀,没有积累的,数据是不精准的,这个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把关键的流程,订单的汇款流程,采购流程,财务流程全部线上化,这样的话所有的数据陈列,整个供应链都可以在线上完成。
我也做了几个电商的案例,自己也在电商。电商说大数据,大家关注外部的数据,客户的数据,市场的数据,但是对自己的运营数据是缺失的,是少的,外围不清楚你自己有什么模式,什么样的高效低成本的模式去应对它意义不大,包括我们说的做计划也是这样的,所以我说在SAP里面,我做了三个事情,第一个是统一度量衡,主数据管理,第二个是SAP做到了财务一体化,业务流程线上化。
做SAP就完了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大家知道SAP是B端系统,它最大的好处,一个是集成,协同,财务业务一体化,但是它不是万能的。对C端的,特别是线上,有大促的场景,它是不能支撑的,因为速度太快,变化太频繁了。这个是后台,是一个稳的后台,但是对应这种说一个很简单的就是库存。分三种例子,一个是虚拟库存,一个是实物库存和财务库存,就是说你在点库的时候频率是不一样的,在前端叫虚拟库存,只要做到一个礼拜的库存是什么样的,就直接去哪个,不用盘点库存,一个礼拜再盘,到一个月再截,在这个领域SAP只是打基础,但是不能满足整个C端的需求,所以我们做了IT规划项目,怎么样把SAP融合到整个IT规划当中去,做什么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应用架构,怎么搭前端。前端是个人界面,我们的SAP,应用架构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B端比较简单,你面对的是另外的客户,相对C端的大的变化以及被前端的客户给花掉了,所以B端做一个大平台就可以了,你挂一些SAP不具备的共赢就可以了,所以我们也做了ITSP。要做C端要做B端,链路不一样,逻辑的思维也不一样,怎么通过IT规划把这个应用架构搭起来,能够支持两方面的不同链路。
最后就是计划,大的集成供应链计划。计划是一个体系,有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计划的颗粒度,计划的频率,计划的周期不一样,目的就不一样。像我们的预算做两年的,一年滚动一次,产销协同是中期计划,预判未来是怎么样的,更多是量的调整。SOP是很关键的链条,他是关键的抓手,一直说端到端,从公司战略到运营这个跨度太大,没有办法到这个里面去的,然后整个的从下游端到上游端不通过计划,也是部门之间的闭环,你怎么端到端的做这个东西,那个的区别就是从企业内部延伸到客户和供应商,大家可以看到在整个计划里面,SOP是核心,是最关键的。
大家对SOP有很多误点,SOP做的很细,这不是它的目的,SOP是关键和长采购周期的计划,因为它是按月来做的,频率滚动是一个月的。需要知道从未来一年的需求里面,仓库有多少,链路怎么走,这个是物流的规划。另外一个规划是供应链,商流和物流。这个才是真正意义的SOP和协同,怎么跟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物流计划结合起来,而不是取代,这是不合理的,也是很关键的。
中国以前是没有计划需求的。为什么?因为中国以前叫卖方市场,生产什么就可以卖什么,对计划的要求不是那么高。但是在西方市场是差异化的市场,对计划的要求非常高。中国现在开始从卖方市场往买方市场过渡,客户的需求差异化越来越高,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市场的洞察和内部的资源匹配要求越来越高,这个是做产销协同很关键的目的。未来发生什么,及时地调整。这个就跟下围棋一样,就是一个棋盘上黑白两子,但是变化是非常多的,这个是计划简单的地方也是复杂的地方。特别是终端场景这种还是相对比较少的,这块也是我们要加强的,做计划很关键的是数据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能做到比较合理的计划。没有1到2年的数据沉淀出来的效率也不高。
注:尊重原创。部分文章和图片来于网络,如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版权归原作者。原作者可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