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智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颁布,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技术日益被市场认可,并呈现出投资人、企业、个人三方面群体追捧的火爆局面。据公开数据分析报告显示,虚拟现实终端出货量持续提升,AR 与一体式增长显著。2018 年全球虚拟现实终端出货量约为 900 万台,其中 VR、AR 终端出货 量占比分别 92%、8%,预计 2022 年终端出货量接近 6600 万台,其 中 VR、AR 终端出货量占比分别 60%、40%,2018-2022 五年期间虚 拟现实出货量增速约为 65%,其中 VR、AR 终端增速分别为 48%、 140%。2018 年全球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将超过 70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其中,VR 整体市场超过 600 亿元,AR 整体市场超过 100 亿 元,预计 2020 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将超过 2000 亿元,其中 VR市场 1600 亿元,AR 市场 450 亿元。预计 2017-2022 年全球虚拟现 实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 70%,VR 为占据主体地位,AR 增速显著。从产业结构看,终端器件领域市场份额占据首位,内容应 用市场快速增长,其中工业、医疗、教育等行业应用市场规模将由 2018 年的 8%升值 2020 年 19%。
其中AR技术更是受到众多工业制造领域的企业青睐,包括华为、上汽、宝马、奔驰、菲尼克斯、吉利、三一重工、格力、海尔、国家电网、施耐德、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都已经引入了适合自己企业需求的解决方案,并收到了不错的效益。那么,究竟哪些AR技术解决方案最受工业客户青睐呢?笔者结合目前的行业信息进行了整理,不一定全面准确,仅供朋友们交流参考。
01工业客户最青睐的AR技术方案
第一名:远程专家指导 占比40%左右
“远程指导”成为工业领域应用的冠军,有点意外,但细思后也是必然。AR的核心功能是“第一视角通讯协作”,通过云平台连接总部专家和现场佩戴AR眼镜的工作人员,借助AR技术实现双方第一视角通讯协作,基础功能包括语音、文字交流、作业记录录屏截屏、实时标注等。其价值主要体现在:
(1)降低专家差旅成本、时间成本,提高专家指导的精准性及时性,显著提高专家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2)减低沟通成本,减少传统电话交流对现场工程师的操作时间占用。AR眼镜的一个关键优势是能够解放操作人员的双手,实现边交流边干活的效果。
(3)新技术的采用显著缩短工作进程,如售后维修服务,从而提高反馈响应速度,增加客户满意度。
从行业发展情况看,各AR技术提供商都把远程协作作为撬开B端市场的敲门砖,并且目前AR远程指导方案已经成熟,日益成为一个标准产品、工具产品。服务模式主要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两种,前者以收取第三方平台账号年度服务费和AR眼镜销售为收入方式,适合客户试点小批量应用;后者以收取一次性私有化部署费和AR眼镜销售为收入方式,适合客户批量应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主要的应用场景涉及到汽车售后维修、发动机售后维修、设备维护、生产装配等。
根据公开信息披露,目前已经采用AR远程指导方案的知名企业案例如上汽通用售后服务、广汽本田售后服务、华为电路板生产、三一重工售后服务、施耐德客户服务、海尔工厂生产协作、西门子设备维护检修、江铃汽车售后服务、上海商飞生产指导、索雷工业设备检修、必维国际远程检验等。
第二名:作业辅助系统 占比30%左右
作业辅助系统,是基于远程指导系统的一个升级。如果说远程指导系统可以成为一个解决远程通讯协作的标准工具类产品,那么作业辅助系统,就是依据客户差异增加了部分定制模块开发。目前应用需求主要是两方面:
(1)作业流程指导说明
工程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调取工作流程内容,同时可以查看操作说明书、图纸、文件等材料,全程可以按照工作流的提醒来进行操作,完成工序。如产品装配,提前将客户产品装配工艺流程规范植入软件系统,作业人员在装配时就可以依据眼镜虚拟显示画面中的文字信息或语音指令按步骤操作,避免作业失误。
(2)实体物品图像识别与对比判断
对产品或设备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图像识别,之后将识别结果与之前已经设置好的标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做出是否完全一致的判断和提醒。如产品质量检验、设备运行监控、设备维修拆装等场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行业案例包括江铃汽车辅助装配、菲尼克斯柔性生产、华为电路板生产辅助、奔驰汽车产线物流辅助、富士康物流工作辅助、吉利汽车辅助装配、上海商飞线缆连接辅助装配、优信二手车检验等。
第三名:智能巡检系统 占比15%左右
智能巡检系统,就是利用AR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将工业巡检进?标准化流程设定,为?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大数据化转型提供基础服务。使用AR技术对设备进行巡检、点检,自动记录设备状态,提早对设备进行维护。通过IOT传感器反馈的实时数据,在巡检过程中为工程人员提供数据支撑。第一视角同步现场情况,可以有效行程远程巡检的模式。应用场景包括企业设备维护、安全巡检、城市管网巡检、能源管网巡检、交通管网等。目前行业公司的案例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作业巡检,应用的企业包括国家电网巡检、南方电网巡检、国电湖北电力、国电福建电力、国电上海电力等。
02三类方案受青睐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需求刚性强
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否成功第一步就是必须找到真正有刚性需求的场景,而不能在象牙塔里研发产品,也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任何创新,只有与需求紧密相连,并且真正落地,才是有价值的创新。AR远程专家指导,之所以成为目前不少企业解决售后服务痛点的优先选择,就因为它能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
2)技术相对成熟
理论上而言,AR技术方案能应用到企业的整个价值创造链条和产品全生命周期,从研发设计、物流运输、物流供应、生产制造、运维管理、市场销售、客户服务等诸多环节都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沃尔沃汽车公司就已经将AR技术应用到产品研发、性能测试、生产装配环节、保时捷汽车在整个售后服务系统推行AR智能维修。但是客观而言,虚拟现实技术目前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深入到工业制造的核心领域还需要不断完善。国内的AR技术服务公司目前也刚刚起步,主要在智能制造的非核心地带如客户服务、设备维护、巡检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进步。
3)系统较简单
如上所述受工业领域客户青睐的前三名AR技术方案,都具有共同的特点:简单。
AR远程专家指导,已经是标准化产品,核心功能是远程通讯协作;AR作业指导和智能巡检,也只是增加了较简单的定制化内容,总体将并不复杂。曾经与不少知名企业负责人交流,他们一方面渴求个性化的差异服务,另一方面又对定制化带来的复杂程度、项目周期、服务成本、人力投入等充满顾虑。
03 AR产品技术未来方向探索
目前AR产品服务公司都基本达成了共识,就是:目前AR产品的消费者市场还不具备条件,由于成本高价格高的因素很难让个人买单,同时也缺乏真正打动个人购买的场景方案。所以,现阶段B端市场是主要的目标市场。从近3年的行业发展来看,不少AR领域的创业公司做B端市场也很艰难,因为”不敢买、买不起、不会用“三大障碍横亘眼前,因此迫不得已只能靠做定制项目勉强维持现金流,但是每个项目需求各异很难复制推广,并且会耗费很多精力和人力投入。如何才能冲破这个困局呢?笔者认为“为B端客户提供消费级产品”是一个大趋势和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B端客户消费级产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轻量化
轻量化,并非指重量轻,而是指产品服务的综合特征表现为结构简单、功能简洁、价格经济。不少行业企业一开始就着力于提供体量大功能多的定制服务项目,往往面临客户运算约束和人力物力投入多的顾虑,所以很难打开市场。比如智能生产综合解决方案,需要与客户多部门深度交流和配合,需要与MES\ERP\TIA PORTAL等系统无缝对接,从立项、决策、启动、实施、交付、运维等周期长、工作量大、要求高。重度方案,一般只适合行业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很难买单,也不能大范围推广。
(2)标准化
标准化,将产品做成一个结构、功能、配置统一的产品,也就是通用性产品。标准化产品,尤其适用于目前AR产业初期发展阶段,目标客户广泛,普适性强,易复制易推广。对于供应商而言,成本低,利于规模化生产推广;对于客户而言,利于快速启动应用,操作使用简单。如目前应用广泛的远程专家指导系统,就属于标准化产品。
(3)模块化
模块化,即将众多功能相对独立开发设计,同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自有选择组合,最终实现客户的整体需求。如远程通讯协作模块、图像识别模块、手势识别模块、作业指导模块、定位导航模块、SLAM模块、自定义内容编辑模块等。
目前不少行业客户定制开发项目,基本上一个项目一个方案,各局部功能没有模块化设计,所以无法移植复制。新的项目就需要技术人员重新开发设计。模块化设计,其实在工业制造领域已经很成熟,普遍采用“独立模块+柔性连接”的方式给客户提供更多选择。
(4)工具化
工具化,是产品实现市场最大化的最佳途径,硬件如手机、维修工具包等,软件如微信、QQ、嵌入式SDK等。AR产品服务提供商,需要考虑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景提供能工具化的产品及服务,这样才能开拓更广泛的市场,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5)垂直化
垂直化,就是要求产品服务提供商要正确定位,不要求全求大,而应该聚焦于某个领域做精做深做透,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品牌权威品牌。如有的AR公司擅长内容制作,有的擅长工业维保领域,有的擅长生产制造环节,有的擅长物流拣选领域,那么就可以考虑先垂直化,再在垂直化的基础上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工具化、模块化、轻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