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 正文
人工智能网热度:

“中国科技第一展”上 透露着哪些浙江科技发展方向?

"中国科技"

浙企要想持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那么,未来浙江科技创新突破方向在何处?

高交会上的浙江展区。陈立珩摄

11月17日,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落下帷幕。这是国内规格最高的高新技术成果展示与交易的专业展会。本届高交会共有4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148个团组的10216个项目参展,参展国家数创历史新高。浙江共有16家单位参展,参展项目涉及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医疗设备、新材料等众多前沿科技领域。

几日走访,记者从“中国科技第一展”这一窗口中,窥见了问题的答案。

自主创新

打造核心魅力

“这是法国品牌吗?”“这款产品系列到第几代了?”“价钱是多少?”11月14日,9号馆的浙江展区,一位来自欧洲的参展商拿起展台上一款固态硬盘细细翻看后,颇有兴趣地提出了一串问题。

眼前这款手掌大小、纸板厚度,存储量却高达10TB的产品,并非进口产品,其核心芯片技术来自一家浙企——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开展几日间,已有不少国内外客户前来该企业展台咨询对接。和这位欧洲参展商一样,不少人都对展台上这些拥有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密度固态存储硬盘、多种接口的固态硬盘控制器芯片等系列产品十分关注。

“过去数十年,数据存储关键技术多依赖于美国等国外企业。公司团队经过十几年潜心研究,从芯片底层关键技术、固件、模块到系统,突破了数据存储领域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全面覆盖存储的应用产业链。”公司首席运营官周斌说。

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此次高交会上,自主创新的浙江智慧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户。

实时监控驾驶员状态,防止疲劳驾驶等危险状况的发生;开车时一个手势就能接上电话,还能控制音响音量——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好奇的目光;只要把一个比创可贴稍大的蓝色贴片简单贴在胸口,就可以对人体健康指标进行长期动态监控,筛查潜在疾病——浙江荷清柔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柔性可穿戴医疗设备,用柔性电池、电路、芯片以及传感器等器件集成,让不少前来体验的观众感受到十足科技感……

产品背后,是浙江强大的科技支撑和深厚的科研积淀。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省抢抓机遇、全面布局,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着力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启动的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中,将有80%以上瞄准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财政补助经费预计达10亿元。

虹软展位上,企业工作人员正在向一位印度参展商介绍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产品。黄慧仙摄

开放共享

谱写独特秘诀

在位于1号馆的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区,来自印度的参展商萨米尔·卡普塔在几台来自不同企业的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前频频驻足。它们均是基于虹软视觉开放平台开发的。几次刷脸试验下来,萨米尔·卡普塔竖起了大拇指。

“印度也有人脸识别技术,但相比中国还有差距。未来我希望能将这些技术、产品带回印度,与本土的应用场景更好结合。”萨米尔·卡普塔说。

目前虹软视觉开放平台已开放人脸识别、人证核验、活体检测等一系列核心算法,免费提供给有需求的企业、创业团队和个人开发者使用,助力广大中小企业打破技术壁垒,不断拓展视觉AI技术的应用领域。

“科技创新需要开放共享,人工智能领域尤为如此。”虹软视觉开放平台业务负责人张凌斌说,去年展会期间公司办了一场虹软视觉开放平台创享会,原本只能容纳三四百人的会场,一下子来了500多位开发者。行业领域对于开放共享的需求可见一斑。

的确,“开放共享”正成为当下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拓展的一大秘诀。

“实现普惠人工智能是行业发展的一大方向。”在11月13日举行的开幕式论坛上,华为公司董事、企业BG总裁阎力大说,当下人工智能开发所需的算力、算法和数据,动辄几百万元、甚至上亿元成本,对于普通中小企业来说是不小的负担。而平台的开放共享,可以充分激发中小企业市场活力,加快产业数字化进程。

SAP中国区首席运营官李旭东也有着类似看法。在李旭东看来,形成产业互联、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至关重要。“创新技术、行业洞察以及赋能平台,共同构成业务价值。”李旭东说,利用创新平台、赋能平台重构企业系统流程,将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最佳实践。

在这一点上,浙江已经迈出了脚步。今年11月,由之江实验室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北京一流科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阿里巴巴等共同研发打造的人工智能平台——“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正式发布。该平台既服务于人工智能基础研发,也将通过构建人工智能生态朋友圈,赋能产业发展,从而成为人工智能研发者和产业界创新和协作的公共平台。

浙江和谐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展位上,参展商正在介绍光催化技术。黄慧仙摄

赶上浪潮

把握主攻方向

“物联网+人工智能+5G构成了计算行业的第五波浪潮”“未来,10万小微企业将被重新塑造”“2030年,全球最大的公司将是教育互联网公司”……在高交会期间举办的“新时代、新技术、新经济”主题论坛上,未来学家、达芬奇研究所创始人兼执行董事托马斯·弗雷作出了一系列颇具未来感的产业发展“预言”。

那么,在充满无限可能的新经济时代,浙江产业发展的发力方向又该如何把握?

在浙江和谐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纳新看来,市场需求催生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在不断行进的过程中又塑造着产业未来。

建筑穿上一层高科技“外套”,外立面不用反复冲刷也能历久弥新;柏油马路覆上一层“薄衣”,就能释放新鲜空气,对空气扬尘、汽车尾气等环保顽疾说“不”——由中国工程院付贤智院士专家团队研发、该公司创新转化的光催化技术让这些曾经的设想成为实实在在的应用。

在该公司的展台前,时常有操着不同口音的客户前来咨询。“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的技术还很新鲜,但我相信它在旧城改造、未来社区建设等诸多领域都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陈纳新说,通过高交会等诸多国际化平台,加强与上下游企业、政府部门的交流合作,一定能持续碰撞出更多产业创新发展的火花。

纵观浙江团此次展出项目,无论是人工智能技术覆盖下的智能驾驶领域,还是具备诸多应用场景的石墨烯新材料,又或是治病救人的生物医药,这些曾经“在云端”“在脑海”的前沿科技,都在一次次开放交流中,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成为产业发展新动能。

连点到线,由线成面。正是在这样一家家浙企的创新实践中,浙江产业发展的未来图景变得清晰起来。记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今年,我省瞄准数字经济、生命健康、高端制造三大主攻方向,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农业新品种等领域,实施百余项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以开放促发展,促创新。“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打造新时代浙江‘金名片’。”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未来,随着全球合作的加强,区域壁垒的打通,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将越来越宽广。

浙企项目细细看

企业: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国产自主知识产权高密度固态存储硬盘等

华澜微陆续推出了各种标准的加密U盘、玄盾系列大容量、澜盾系列分区加密、钠盾系列可控销毁等特定功能的系列固态硬盘以及满足特殊要求的数据中心高速存储、工业级宽温和配合客户定制的高速VPX等的存储设备。

这些以自主可控的技术衍生出的特种存储盘在国内外相关客户的系统和产品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因为芯片和硬盘模块的自主可控和硬件级加密的特别优势,在航空、航天和军工方面,也已有一定应用。

企业: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虹软视觉开放平台等

虹软已帮助数万家中小企业在相应行业落地应用,以AI的技术生产力改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和体验、重构商业模式,推动行业升级变革。据不完全统计,基于该视觉开放平台,虹软AI算法已落地应用在超过2000家以上的社区、5000家以上的工地、数万家酒店,此外还包括智慧校园、智慧旅游、智慧零售、智慧家居、智慧楼宇等领域。

今年,为进一步赋能中小企业,落地视觉AI技术,虹软视觉开放平台还联合整机方案商、开发板厂商、摄像头模组厂商等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合作伙伴一起,为开发者、中小企业提供全产业链资源支持,解决工程化难题,加快业务场景落地。

企业: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全单层氧化石墨烯原料及石墨烯宏观应用项目

公司成功开发出石墨烯“1+N型”产业链技术及产品:全单层氧化石墨烯、多功能石墨烯复合纤维、石墨烯电热膜、石墨烯导热膜、石墨烯基碳纤维,技术指标国际领先,应用前景广阔,获得国际石墨烯产品认证中心(IGCC)全球首个单层氧化石墨烯及多功能石墨烯复合纤维产品认证证书。

企业:浙江荷清柔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柔性电子技术及智能可穿戴产品应用

浙江荷清柔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及技术转换,主要从事柔性材料、柔性传感器、柔性芯片、柔性电路及相关柔性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本次参展的心电监测仪、体温监测仪和睡眠监测仪等柔性可穿戴医疗设备能够实时监测与分析人体生命体征数据,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采取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记者 黄慧仙 通讯员 袁玲玲 廖川杰 陈立珩)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dcwlcm666;合作及投稿请联系:1519329887@qq.com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