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年阵痛期后,出行市场并未迎来好转。
这一年,企业融资困难、平台关停倒闭、企业迟迟难以盈利正在笼罩着整个行业。但在暗潮涌动之下,一些关于出行的新的趋势和发展路径不断出现,其中一些新的变量引发着行业人士思考。
在近期奥迪创新峰会上,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未来汽车行业将出现三大变革: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凭借自动驾驶技术,人类将节省约9%的时间。”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组织(JUCCCE)创始人兼主席刘佩琪谈道:“到2020年,中国将有30多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完全实现电动化。”
演讲前,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围绕“智能出行”主题接受了亿欧在内的媒体的采访,就共享出行平台的发展、车企向出行方向转变、自动驾驶技术等话题进行了回答。
共享出行平台将由轻资产走向重资产运营
进入2019年,共享出行行业发展进入冷静期。伴随大批企业经营困难、走向倒闭,共享单车及共享汽车的衰落让行业跌至谷底,企业艰难求生成为现阶段主旋律。
针对于此,刘岱宗分析,行业发展初期,资本助推下,共享出行行业迅速走热,不健康的市场环境让行业整体走向畸形。但看似冷却的行业背后,实则预示着行业正在步入正轨。
从网约车层面来看,他以滴滴出行举例,滴滴正在凭借拼车业务及广告业务获取盈利,这表明共享出行市场的经济效益开始被挖掘,盈利探索正在成为可能。
对于分时租赁市场,刘岱宗却明确表示不看好。在他看来,分时租赁行业问题显现,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停车、充电问题,还面临着一系列的运营策略难题。另外,为了保证更优质的服务和便捷化体验,企业规模化布局成为重要考虑,但由于平台属性,要想实现规模化运营,则意味着巨额投入,但这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几乎不能实现。途歌、巴歌出行这样的平台倒闭,似乎也在验证着这一观点。
另外,刘岱宗抛出了一个关于出行平台公司发展方向的新的视角。刘岱宗判断,未来平台型轻资产出行公司将走向重资产运营,各个平台将会逐渐加深与当地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对接。
车企出行服务商角色转换
当下,针对于出行服务转型的探索正在成为各大车企争相转型的关键。不只是国内车企争相加码,国外车企也正在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其中不乏戴姆勒、宝马等豪华车企。共享出行正在成为汽车产业继汽车制造、售后服务之后的第三大市场。
普华永道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将达到720亿美元,到2030年,美国、欧洲、中国出行服务市场将达到1.4万亿美元。对比来自于汽车销售市场的利润,显然出行市场更为客观。行业预计,到2030年,出行服务将为汽车行业贡献30%的利润。
刘岱宗在采访中谈及,在汽车销量呈现负增长的环境下,车厂转型出行服务商迫在眉睫。现实情况是目前大多数车企依然处于试水状态,未能展现出在出行市场的决心,这也使得各大车企在被滴滴所占据的市场下,不能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
当被问及车企为什么同时布局多个出行平台时,刘岱宗表示,“车企在转型过程中面临很多难题。相比传统的汽车销售,网约车市场更为复杂,涉及的服务内容聚焦在车辆运营、直面用户多种服务需求。所以这也将考验一家车企在变革中的适应能力,只有通过不断验证业务模式,改变自身策略,才能走向成功转型。”
同时,针对于车厂的服务模式,刘岱宗以国外的订阅式服务作为举例。目前,国外车企丰田(Toyota)、奥迪(Audi)、宝马(BMW)和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等公司正在对该业务展开探索。该种模式,消费者仅需每个月支付汽车订阅费用,即可享受到包括汽车保险、日常保养与维修和路边援助等全套汽车匹配服务。此外,消费者可通过订阅模式随时更换不同型号、不同款式的汽车,享受各品牌与各车型汽车的驾驶体验。
J.D. Power在美国开展的一项调研显示,超过50%的消费者表示对这种汽车订阅式服务感兴趣,且40岁及以下的消费者对此兴趣更大。
自动驾驶技术陷阱
而关乎未来出行的重要技术——自动驾驶将带来未来出行格局的改变。
对于自动驾驶,刘岱宗表示,真正决定自动驾驶发展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如何引导人们利用这些技术来解决某些问题。他提到,“当人们在车上可以解放双手的时候,汽车便不仅是交通工具,而是生活空间的延伸。”
如此,这使得人们移动出行的距离将会变长。他举例表示,以前人们为了缩短通勤时间,哪怕负担高额房租,往往会选择离工作地较近的位置居住。未来自动驾驶将解决人们这种担忧,因为在车内就可以完成睡觉、化妆、吃饭等,自动化驾驶带来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但与此同时,在这种技术下,出行时间将会变长,出行距离将不断增加,所以未来城市交通将会更加拥堵。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如何用技术解决问题,避免陷入技术陷阱。
在谈及未来出行发展趋势时,刘岱宗认为,可持续繁荣的城市需要多模式的交通体系。未来大家在出行上将有更多选择,包括自行车、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小汽车将只占到其中很小一部分。
刘岱宗:避免陷入技术陷阱,自动驾驶如何在未来交通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