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 正文
人工智能网热度:

四足机器人的商业化困局还要多久?丨亿欧观点

作为YouTube上百万粉丝的博主,波士顿动力每次发布新的机器人视频都能获得数百万的点击量并引发广泛传播。2019年,波士顿动力宣布Spot将四足机器人开始商业化,并计划在2020年出货1000只。

实际上,在2019年已经有一些企业收到了Spot并展开应用测试,它们在人类的操控下完成建筑工地巡检、巡航追踪工程进度等工作。Spot也在11月迎来了第一个商业买家——德国公司HoloBuilder,该公司是结合360度全景图像、计算机视觉识别和人工智能,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创建沉浸式的施工现场进度试图的显示捕捉解决方案提供商。

HoloBuilder与波士顿动力的合作,旨在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将现实捕捉的大量工作转移到机器人平台上去。但目前来看,Spot以出租为主,租金为每月数千美元,并没有正式开售。且前期硬件、软件及其他研发费用颇高,市场上的刚性需求并不清晰,四足机器人的商业化未来仍待时间考验。

机器人硬件技术极大限制量产步伐

在波士顿动力所有的机器人中,Atlas绝对是最吸引人注目的一个。从2017年的踏雪行走到2019年的"体操运动员",Atlas已经实现了巨大进步。但机器人落地需要较长时间的打磨,量产并非一朝一夕。

机器人行业可简单地分为两大类:软件和硬件。要想使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的"思考"和行动,便需要将视觉交互、语音交互、运动控制能功能集合起来,将相关硬件模块虚拟化,也就是波士顿动力所宣称的"机器人中的安卓"。

但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使视觉、语音等交互能力已经相对成熟,但行走、攀爬、抓握等稍显复杂的行动能力便有些"笨手笨脚"。实际上,消费者对机器人的需求也更多体现在行动能力,而非对话和陪伴。

纵观机器人的发展过程,全球最早实现双足行走的机器人本田ASIMO,从1986年开始研究到宣布停产,足足用了32年;波士顿动力历经27年终于将量产第一款四足机器人;软银的情感机器人Pepper从研发到量产用了10年,但从售卖以来机体部分几乎没有变化。

由此可见,机器人硬件技术是全世界为之头痛的难题,无论是减速器、伺服系统还是控制器,都应该实现高精度、高性能、高集成化的目标,但目前具备这种技术的只有NASA、波士顿动力等国际公司,硬件技术短期内无法实现超越。

随着机器人的愈发火爆,机器人产业的关键零部件研发也变得愈发重要,国内已有一些企业已展开研发并实现商用。例如,INNFOS自主研发的智能柔性执行器已经在国内外的知名实验室用于实验,或被企业客户用于具体项目。无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国家政策支持来看,机器人上游硬件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科创企业不断突破技术难关,终会慢慢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硬件成本居高不下,短期内无法降低成本

机器人硬件的投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起步也比较难,但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经亿欧科创梳理可见,国际上涉足机器人硬件研发制造的公司并不算多,除去波士顿动力大多为知名高校实验室。与波士顿动力相同,大部分企业或高校经历了漫长的研发周期,投入成本极高。

据之前媒体报道,ASIMO机器人造价在300-400万美金之间,波士顿动力Spot每月租金在几千美金,宇树科技的Laikago预计售价为2-3万美金,软银Pepper在2015年的首发价格为198000日元(合1646美元),虽然价格最低,但无论力量、速度还是精度都存在不少缺陷。

高昂的成本不仅制约了机器人走向消费级市场,甚至阻碍了其走向工业市场。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连续成为工业机器人首席消费大国,但在三大核心部组件方面仍与国际巨头存在较大差距。

有数据显示,三大核心零部件占机器人总成本的70%左右,其中减速器占36%,伺服系统占24%,控制器占12%。核心零部件是产业链中利润最高的一环,也是市场定价强的环节。

以最核心的关节减速器为例,哈默纳科合博纳两家日企占据高端减速器近80%的市场份额,其成本占比、技术难度、毛利率最高,且对中国企业存在价格歧视,故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动力也较高。不过目前,南通振康、埃斯顿、中大力德、双环传动等企业已逐渐实现万台级订单,逐步获得企业信任,替代日企核心部组件并非毫无希望。

想要面向公众,机器人还有更多考验

在Holobuilder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前,美国马萨诸塞州警察局是美国第一个使用波士顿动力的Spot四足机器人的执法机构,在此之前,州警还对Spot进行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测试工作。

在三个月的租借期内,州警利用Spot进行涉及犯罪嫌疑人和爆炸物等危险环境下的遥控巡查。虽然试用的结果并未出现任何问题,但马萨诸塞州警察局并没有与波士顿动力签订购买合同或任何其它形式的意向书。

尽管机器人并没有被设计成杀伤类武器,主要还是看人怎么用它,但在美国大规模枪击案频发的大环境下,谁也无法保证无辜的机器人是否会被滥用,导致无法收拾的局面。在人脸识别频被禁用的美国,这一考虑并非没有道理。

波士顿动力创始人兼CEO雷博特曾表示:机器人将比互联网还强大。互联网提供了大众一个知识接触的管道,但是并没有给予人们接触真实世界的机会,但机器人加上互联网可以让人类操控、拿取实体物件,也就是又增加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维度。

毫无疑问,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机器人进入真实世界的比例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但不解决伦理层面的挑战,波士顿动力等机器人公司还要等上更多时间。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dcwlcm666;合作及投稿请联系:1519329887@qq.com

赞助商